2025年01月18日
微信

文旅| 徐家汇土山湾博物馆

作者: 田玖恩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12月25日 07:13 |
播放

徐家汇有个值得参观的博物馆——土山湾博物馆。

资料显示:土山湾位于徐家汇南部肇嘉浜沿岸,由1832至1837年间,江苏巡抚民族英雄林则徐率民众疏浚肇嘉浜、蒲汇塘等河道堆集淤泥而成,故名“土山湾”。而土山湾文化则源于1864 年教会在这块土地上创设的土山湾孤儿院。在抚养孤儿之余,还创办了工艺品厂,绘画、雕塑、印刷、木刻、金工等无所不包,很多新工艺都发源于此。土山湾也被称为“中国西洋画的摇篮”,任伯年、刘海粟、徐悲鸿都曾在这里任教。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建在孤儿院原址上,2010年6月“博物馆日”开馆,镇馆之宝为“中国牌楼”。全面展现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画面,有丰富的实物与史料。

土山湾博物馆的成因

土山湾博物馆创建于2010年,是怎么建成的呢?

据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剧作家姜原来介绍说,2010年上海要举办世博会,中国为此已经准备多年。在世博会开始之前,世博会的专家机构来上海考察,看看准备情况。这些专家到了上海很意外:为什么没有见到国际知名的土山湾艺术呢?经过专家的提醒,上海世博会组织方听取意见立即筹建土山湾博物馆。

为什么土山湾在专家眼中如此重要呢?这还得从土山湾孤儿院说起。

土山湾的历史

——缘起

土山湾曾经是上海的一个重要地标,位于上海徐家汇南部肇嘉浜沿岸。因1832至1837年间,江苏巡抚民族英雄林则徐率民众疏浚肇嘉浜、蒲汇塘等河道,堆泥湾处而得名,当时占地面积约80亩。

——土山湾孤儿院

1840年之后,不断有国外宣教士来到上海,在徐家汇相继建立了天主教堂、公学、修道院、藏书楼、天文馆、博物馆等。土山湾是当时天主教的活动中心。那个时期由于天灾人祸,大量孩子流离失所,加上当时中国弃婴问题也很严重。看到这种情景,1855年,法国传教士薛孔昭在江苏青浦横塘(今属上海)创办孤儿院。1860年,因“太平天国”战乱迁至沪南董家渡。1864传教士建立土山湾孤儿院,董家渡等地孤儿一并迁入。

传教士为建土山湾孤儿院而将土山削平,后又不断扩大其地域范围,建成多排房屋与配套之教堂,使得此地供养孤儿人数达到300多人。有史记载,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到上世纪三十年代,孤儿院收养孤儿人数共2000名以上,而这些人大多都留在了这里生活,使得土山湾聚居了一批原始居民。

——土山湾工艺工场

孤儿院建成几年之后,孤儿人数不断增加,天主教传教士为了孤儿的一生着想,而创办了土山湾工艺工场。孩子们上午学习文化,下午则根据兴趣选择学习技术。孤儿院为孩子们开办了十几个兴趣班,有绘画、雕塑、印刷、木刻、金工、照相等工艺。

虽然当初只是为了培养孤儿的生活技能而设立的工场,却无意间掀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,为封闭的中国开辟了通往世界的渠道。可以说土山湾是上海近代文化一个重要的起源点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一起来看看土山湾的名气。


——土山湾工艺与世博会

土山湾工艺品百年前就名扬世博会,土山湾的木雕、绘画、编织和五金等工艺作品,参加了法国巴黎(1900)、越南河内(1902)、美国圣路易斯(1904)、比利时列日(1905)、美国旧金山(1915)、芝加哥(1933)、纽约(1939)等世界博览会,并获得了多项荣誉。

不能不提的是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奖名单中,有三枚奖章都在一个名下:“徐家汇孤儿院”。其中“土山湾百塔”获世博会最高头等大奖章。美轮美奂、巧夺天工的近百座木塔引来一片赞叹声,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惊世杰作出自一群孤儿之手。

——土山湾牌楼

进入土山湾博物馆大厅,一座半旧半新的牌楼矗立在我们的眼前。这就是“镇馆之宝”——与土山湾百塔一起闻名于世的土山湾牌楼。这座牌楼是1912年在外国修士葛承亮的指导下,由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数十位孤儿雕刻而成,参展过三届世界博览会,后流失海外近百年。2009年4月,这座海外浪迹近百年的牌楼带着累累伤痕得以重归故土,并历经来自浙江东阳的30多位木雕工艺师的精心修复后于2010年6月随着博物馆的开放而对外展出。

牌楼的雕刻主题为三国故事。与关羽相关的故事为主,放在正面,反面主要是诸葛亮等人物故事。此外,牌楼柱子底部的10个抱鼓石上有42只大小狮子,在修复和补雕后,也依然保持着脸型扁平、鼻子短而肉鼓鼓的形态,憨态十足。

不少基督徒游客游览到此处,可能会感到诧异:牌楼上竟然还有精致的雕龙,要知道很多基督徒“谈龙色变”。对土山湾博物馆很熟悉的姜原来老师解释说,这也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不同之处。天主教的神父对待各地的文化的态度更为开放和尊重。他们认为每种文化都有上帝的祝福,龙在中国也有美好的寓意。因此姜老师建议新教基督徒也要对其他的文化有包容和倾听的态度。 

土山湾的影响

——中国西洋画的摇篮

来到绘画馆,“如果要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,第一章一定要从土山湾开始讲。因为西方美术的理念和方法从这里开始发展,在土山湾,习惯使用毛笔的中国人第一次拿起油画笔和素描笔。”姜原来老师介绍说。曾受土山湾绘画影响的一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直言:“土山湾亦有可画之所,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。”

——土山湾工艺是名闻上海、东亚和欧美的优秀品牌

土山湾孤儿们的作品值得欣赏。“这里不仅有文化有信仰,还有一技之长。土山湾出来的孩子在全国可以说炙手可热,各地工厂、作坊抢着要,他们的作品(商品)畅销海内外。土山湾的铜匠、木匠、画家、印刷工人都是中国最好的。他们是崭新一代。”姜老师介绍说。

“当年所有土山湾孤儿院的男孩子,一不愁找工作,二不愁找对象。因为他们不但技术高超,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员;而且人品有保障,很多上海有钱人家都喜欢来土山湾找女婿。“土山湾”已经成了他们的名片——曾经被社会遗弃的一群孤儿在命运因为来到了土山湾而被翻转,他们是特别蒙上帝眷顾的一群孩子。”

——中国艺术家诞生地

这里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、玻璃彩绘作品、木雕作品,在土山湾博物馆可以欣赏到世界雕塑大师张充仁、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等人的艺术展品。

1864至1960年,土山湾孤儿院,历时百年,造就了一代代艺术家,如刘德斋、周湘、徐咏清、张充仁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中国艺术大师。国内外很多知名人士包括徐志摩等人也都来这里拜师。土山湾已然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代名词。

——印刷基地,促进传媒发展

在博物馆我们也通过图片看到了孤儿生活的场景;参观到当年外国指导老师在此教授绘画、木工和印书的场景模型;此外还有一些保存下来的当时印刷设备等。土山湾印书馆在引进印刷技术方面得风气之先,1874年率先引进石印技术;1875年率先引进珂罗版印刷技术;1900年率先引进着想铜锌版印刷技术。姜老师介绍说,“土山湾的印刷厂是当年建立的最好的印刷厂,培养了最好的印刷工人,上海因此成为印刷基地,促进了中国传媒的发展。”

笔者后记:

土山湾的价值,不是我们的眼睛和言语所能看尽和描绘的。有人说,传教士真的是文明传播的使者!他们带来了信仰、先进的科学和西方工艺。

剧作家姜原来感叹说,土家湾孤儿院是慈善事业成功的典型案例。他们不仅让流离失所的孩子有住处,还教给孩子们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,培养他们的人格,又请专业的人才来培养他们的技艺,让他们能有很好的职业。

感谢传教士在土山湾所做的贡献,百年时光里,徐家汇地区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不仅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,而且是近代上海工艺和海派文化的渊源,为上海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都市奠定了文化基础。

 
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